BOB.COM
BOB官方网站
bob手机官网登陆

电池

电池
新能源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上涨20000元!

来源:BOB.COM    发布时间:2024-04-21 03:14:48

  对此,宁德时代方面也进行了两次回应。第一次回应表示,不予置评,没有更多消息可以提供。

  第二次回应则称,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大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电池产品的价格上涨,直接传导至下游车企。最近,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宣布了涨价方案。

  据统计,进入3月以来,已经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40余款电动车宣布涨价。其中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小鹏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威马汽车、几何汽车、Lucid等海内外电动车企。

  除电动汽车外,小牛电动今日也发布公告称,受上游锂电等原材料(价格)大面积上涨影响,将于 2022年4月1日对全系锂电产品零售指导价进行一次上调,上调金额200-1000元不等,具体以届时发布为准。

  此外,除了电动汽车和电动两轮车价格持续上涨之外,手机电池也不能幸免。3月19日,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发微博称:“最近电池材料确实涨价非常离谱,珍惜超大电量手机吧。”

  对于此番价格普涨,各家企业的说辞几乎一致:电池原材料价格大面积上涨。且从结果导向来看,已经传到至终端消费者。

  当然,目前还只是涨价的序曲。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其个人微博表示,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

  李想更是直言称,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战争、政治、疫情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

  目前,电池原材料的价格确实在飞涨。其中以镍、碳酸锂为首的成本仍在持续堆高。镍价依然处在偏高位置;电池级碳酸锂出厂价最高已达53万元/吨,市场均价也突破50万元/吨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原材料成本的涨价也引起了工信部注意,有望得到政策层面的调节。

  3月18日晚间,工信部披露信息数据显示,多部委于3月16-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围绕锂盐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生产消费情况、动力电池产业受影响情况、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健康发展。

  在此之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公开表示,今年将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据彭博社20日报道,知情的人偷偷表示,宁德时代正考虑投资50亿美元,在北美建设一座电池工厂,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客户供货。

  据悉,宁德时代新工厂目标年产能高达80GWh,将生产镍锰钴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并将雇佣近一万名员工。

  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宁德时代的高管本月早一点的时候已飞往墨西哥参加会议。同时,加拿大也在新厂选址的考虑范围以内。对此,宁德时代发言人拒绝置评。

  在2月中旬的调研记录中,宁德时代曾被投资者问及“公司很多美国客户,是否考虑去美国建厂”。宁德时代当时表示,公司与美国客户互动较多,既包括新势力,也包括传统车企,双方一同探讨了各种可能的供应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产的可能性,但详细情况需考虑到工人培训、效率、工会等因素对品质与成本的影响。

  言外之意就是有在美国建厂的打算,不过境外员工的培训、当地的政策国情等问题是在建厂之前更需要耗费精力去解决的。

  截至去年底,宁德时代已累计布局了10大生产基地,锂电池产能达240GWh,同时已开工135GWh新产能,2025年规划产能超过670GWh。

  同时,2021年宁德时代以96.7GWh的装机量,32.6%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坐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龙头之位。

  目前北美最大的电池工厂是特斯拉与松下共同建设的内华达超级工厂,当地有特斯拉和Rivian等电动汽车厂商;而美国还有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大型传统汽车厂商,它们也均在全力发展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有着强劲的需求。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美国的电池需求庞大。

  宁德时代如果在北美建厂,一方面,可以向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就近供货,避免高昂的贸易关税;另一方面,可通过当地的资源,且美国给予了比较高的补贴水平,可以平衡昂贵的人工成本。

  更重要的,宁德时代的海外客户众多,2021年还接连锁定多个长单,包括美国Fisker公司3年合计15GWh订单、美国商用电动汽车ELMS订单、特斯拉4年订单、奔驰商用车7年订单,以及加大供货宝马、大众、现代、劳斯莱斯等。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此前还透露或将在本土供应美国储能客户,不过需要先考虑动力电池产能、客户的真实需求、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多项因素。